江西这十年|实现从“忧居”到“有居”再到“优居”的转变
央广网南昌8月24日消息(记者邓玉玲)8月23日,记者从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召开“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专题)上获悉,省住建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实现从“忧居”到“有居”再到“优居”的转变币居。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邓玉玲 摄)
十年来,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投资6409亿元,改造各类棚户区195.9万套,是2012年以前棚户区改造总量的5倍多,改造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币居。全省500多万群众“出棚进楼”,住上了宽敞明亮有品质的住房;改造老旧小区4531个,惠及群众136.58万户;建设公共租赁住房52.99万套,每年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万户左右,250多万困难群众实现“住有所居”;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35万套(间),投入使用1.19万套(间),越来越多的城市快递小哥、网络主播、工业园区上班的青年人住上了比市场价低但品质、条件更好的租赁住房。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40.1、47.61平方米分别提高到2020年的50.5、64.6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54.96平方米,为全国最高,是全国唯一人均面积突破50平方米的省份;在全国率先整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出台指导意见,推行奖补政策,解决了过去“想装装不了”“资金筹措难”等问题,已加装电梯2700余台,有力地缓解了“上下楼难”问题,居民住房条件大幅改善,居住品质明显提升币居。
江西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45.7%上升到2021年的61.5%,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078平方公里增长到1733平方公里币居。城市高架、过江隧道、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从无到有”,实现从“零的突破”到“多的裂变”。
十年来,江西改造108.8万户农村危房,其中2016年脱贫攻坚以来,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改造农村危房16.7万户,80.57万户建档立卡户全部确认为住房安全,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币居。
下一步,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把住房保障体系织得更密更牢,让更多的住房困难群众住上有品质、环境好的住房币居。一是提升公租房保障水平。“十四五”期间,将工作重点从新建公租房转向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让居住在公租房的70多万户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服务,住得更舒适、更安心。二是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十四五”期间将改造各类棚户区38.95万套,让目前仍然居住在棚户区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住上新房。三是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期间将基本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并逐步将2005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纳入改造,累计改造6243个小区,惠及160.87万户群众。四是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十四五”期间新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9.82万套(间),让更多进入城市的新市民、青年人能够住上价格低、品质好的租赁住房,让他们租得稳、租得好,努力实现全省城镇居民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