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高平之战,10000越军与我军打游击战,结果差点儿全军覆没

Connor 火币网官网 2024-10-08 22 0

在越南的抗美战争结束之后,当时的越南政府并没有抓住机遇,集中精力发展本国民生,而是一条道走到黑,公开反华,不断在中越边境制造事端越币10000

为了维护国家边境安全,1979年2月14日,中央在全国公开下达了通知: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越币10000。这不是宣战也不是突袭,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做法,向全世界表示,中国的对越战争,是自卫反击战。

1979年2月17日,我国分别从广西、云南等两个方向,在1000多公里的战线上,万炮齐发,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正式开始越币10000

在整个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高平之战是硬战中的硬战越币10000

这是因为越军在高平地区布下了重点防御越币10000

越南的高平,为高海拔低纬度地区,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石头山,山上植被茂密,而北面地区更是无比险要越币10000

当越军的前线指挥官文进勇,观察完地形和听完作战参谋的报告后,他当即决定加强高平地区的正面防御越币10000。因为这里岩洞遍布,隘口、峡口层出不穷,各种山岗重重叠叠,正是易守难攻之地。

展开全文

如果能将解放军吸引进来打消耗战,那么就可以达到杀伤的目的越币10000。因此,当时的高平战区岩洞暗堡成群,各种火力点就像煤蜂窝,隐藏在荆棘里的战壕纵横交错,无数的工事点和火力点紧紧相连。

并且,越军还派出了346步兵师8500多人,567、852、123等三个独立团共3000多人,以及地方武装3000多人,共计1.5万多人部署在高平越币10000。一切布置好之后,越军便不断在此地区进行挑衅。

在文进勇看来,越军1.5万多的兵力,外加运用从中国那里学来的防御办法,必定可以将我军一网打尽,毕竟“知己知彼”越币10000

但文进勇忘了,如果“学生”只是抱着“老师”交给他的知识,既不懂得灵活运用,又没有在此基础上改革创新,那么“知己知彼”反而对“学生”没太大助力了,因为“学生”的知识是“老师”传授的,并且“学生”的缺点,“老师”也一清二楚越币10000

对于越军的战略战术,我军估计得非常准确,于是参谋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方案:朔江——高平——东溪战区越币10000。具体做法是从靖西、硕龙等地进军高平,然后先拿下要地茶灵,接着分兵进攻朔江、七溪、东溪和通农。

可以说,此方案既保持了我军穿插包围的作战特点,又突出了坦克部队在战役中的地位,简直就是出其不意越币10000

为什么说是出其不意呢?因为越军认为,我军如果进攻高平地区,那么一定会从正面北部经朔江4号公路推进,这里才是坦克部队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越币10000

而越方之所以认为我军一定会用坦克部队,是因为他们自信自己的步兵,经过抗法、抗美战斗,其作战经验必定要比我国步兵充足越币10000

当然了,越军这点自信也被我军轻松拿捏,知道他们会因为拥有比我国步兵更先进的武器(苏联提供的),会因为拥有比我国更长久的“实战经验”,而有骄傲轻敌之意越币10000

因而我军便在战略上,悄无声息地给敌人布置一个大口袋越币10000。我军在道农、朔江等正面地区,展开强攻,但是却并不急取。这样做,是为了利用比敌人强大几十倍的炮火,吸引敌人并击垮敌人。

与此同时,我军的主攻部队,也兵分两路从靖西与龙州出发越币10000。而那支从靖西出发的部队,又分为两路,一路从茶灵后直指高平;另一路则前往高平东面,在这里布下一个口袋。

此时,我军又派出一支奇兵,穿插到高平西面,阻击在银山的越军338师越币10000。至于东南龙州的部队,再次拆分为两支。

一支由水口关直插广洲,作为攻占高平的部队;另一支出布局关,攻七溪、脱浪,并设置阻击阵地,防止驻守在梁山地区的敌人进行增援越币10000。主力攻占东溪以后,立马沿4号公路北上,反兜高平后路,至此完成对高平的包围。

同时,为了减少损失,我军决定在高平地区投入300辆坦克,以坦克作为主战武器,以坦克上的重炮代替自行火炮越币10000

1979年2月24日下午5点左右,我军对高平地区的敌军展开了攻击,千余枚火炮同时对着敌人开火,霎时间,整个高平地区一片火光闪烁,爆炸声四起越币10000

硝烟中,完全想不到我军打法的越军,被我军打得七零八落,其事先布置好的防御工事,也被火炮一个个打烂……夜晚渐渐降临,但炮声依旧在持续,一轮炮击过后,越军守地尽是断壁残垣,破铜烂铁越币10000

越军想要逃跑撤退,但他们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四面楚歌越币10000。首先高平的位置——被我国广西几个县牢牢包夹在中间,这就导致越军其他部队,很难从别的位置对我军进行迂回包抄。

其次,越军在高平的军事部署,主要以防御为主,再加上地形的原因,使得当时距离高平最近的越军,赶过来都至少得要两天时间左右越币10000

最后就是交通的问题,高平东部交通发达,但是却很单一,没有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线越币10000。这样一来,只要我军掌握了主要的几条交通线,越军就很难沿道路穿插撤退。而我军也是很快就切断了高平几条主要的交通线。

在这样的情况下,越军只能被我军合围至死越币10000。24日晚上八点左右,我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

此时,越军前线总指挥文进勇,也颤抖着向剩余各部队下达了最后一个命令:化整为零打游击,为援军到来争取时间越币10000

文进勇的命令下达后,高平越军主力如同人间蒸发般,瞬间消失,只有周围遗留下的各种物品,提醒人们这里之前确确实实是有人存在的越币10000。化整为零的越军主力,一部分上山、钻洞、入林;一部分则化军为民潜伏到平民百姓中。

而在攻克高平市后,经过研究许世友也发现,高平越军主力部队消失了,他是何等的敏锐,立马就意识到越军主力,肯定已经化整为零进行游击战了越币10000

要说打游击,谁又比得过中国呢?毕竟游击是解放军创造出来的战法,越军所掌握的游击战法,都是当年中、越交好时,我军训练出来的越币10000

在我军面前玩游击,不就等于“关公门前耍大刀”,因此对此,许世友淡然一笑,表示要好好地给越军上一课越币10000。他立马与指挥部里几名身经百战的老将,研究新战术,以将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越军给揪出来。

了解了越军的情况之后,我军制定了歼灭越军的网格化战术越币10000。简单来说,就是把包围高平地区的解放军大网,变成一张张小网,这样才能抓住或者彻底消灭已经化整为零的越军。

具体来说,首先参战的各部,要留出一部分兵力封锁通往外界的交通路线,包括陆路和水路;然后再采取横竖交叉的“网格化”搜索越币10000

而“网格化”的搜索,又要部队先占领制高点,然后渐渐向每个山头,每个房屋、农田进行地毯式搜查越币10000。一旦听到枪炮声,所有负责搜索任务的部队,立马向战区集合。

在得到各自的作战任务后,我解放军各部队开始迅速做出反应,各部队以营为单位展开了拉网清剿,当遇到越军小股部队时,我军采用小群多路战术,及时对越军形成包围,展开致命打击越币10000

当遇到盘踞在山洞中的越军时,我军并不直接进洞搜索,那样容易吃大亏,于是我军调来许多直瞄火炮,用炮弹与越军“讲道理”,我军的喷火枪、手榴弹也不是吃素的,炸的越军人仰马翻,因此盘踞在山洞中的越军不是被打死,就是被烟熏的乖乖走出山东投降越币10000

对于隐匿在密林深草中的越军,我军则是用大火燃烧荒草,越军要么跑出来向我军投降,要么被我军打死,要么就继续呆在草丛里被大火活活烧死,不是我军残忍,而是在战场上,本就是你死我亡,为了避免以后的战争,只有一战把敌人打痛,他才会对你有所忌惮越币10000

可以看出我军的战术方法是很精妙的,不过在前期我军还是吃了一些亏越币10000。原因有三点:一是那些化整为零的越军,比老鼠还要会躲,而且总是出现在我军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那些污水横流的下水道、蚁虫成群的烂叶堆里。

总之,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越是要藏,那些不为人所踏足的地方,成为了他们进行隐藏的好地方越币10000

二是装成老百姓的越军很会伪装,他们知道我军一向对老百姓很好,所以就故意上前博取同情,尤其许多越军还会说一口流利的广普,这就更让解放军难以分辨了越币10000

三是化整为零打游击的越军足足有1万多人越币10000。对此,这我军并不清楚,按照我军得到的消息,共有1.5万越军在高平,而我军利用合围包抄,已经俘虏并歼灭了一大半。

在这种情况下,谁会想到打游击的越军有1万多人越币10000。直到后来我军经过战俘的交代才知道,原来当初在高平的越军不是1.5万人,而是2.5万人,多出来的那1万,指的是越南的民兵。

当时越南高平,每个村庄、林场、政府单位都设有自卫队,零零散散加起来就有1万人,而这1万人大多都是参加过战争的老兵(毕竟越南1975年才统一),所以他们也有很强的作战能力越币10000

虽然前期我军吃了亏,但很快就摸清了越军的游击作战的方法与习惯,通过在作战中,不断优化网格化战术,最终越军被逐渐消灭,我军取得了高平战役的全面胜利越币1000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