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克尔”蒙古獒有多厉害 看了就明白
蒙古“斑克尔犬”,汉称:“蒙古獒”,属西伯利亚大型犬的一个亚种,蒙古獒的寿命一般是15-16年,体型硕大,凶猛,蒙古獒是安静的动物,它们缓慢的运动,同时观察着周围的动静,拥有良好的气质克尔币网。蒙古獒是蒙古草原上的大型犬种,有着良好的气质和高大威猛的体型。从匈奴时期开始,蒙古獒犬的性情就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在今天,骑马的人想要接近牧民的蒙古包的话,就要在离蒙古包很远的地方打招呼,只到有主人喝住狗以后,才可以下马进包。
草原上蒙古牧民其实也在自然淘汰的基础上进行了人工选择,在幼犬中即选择表现凶猛忠诚、结实有力的个体,由于牧人选择犬种几乎将凶猛不畏野兽视为唯一的标准(有此一条,其它条件都可以忽略不予考虑),所以此犬胆怯者极少克尔币网。它们勇敢无畏,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尤其危险的是,这种狗会悄无声息的进攻,它不会作出任何的示警。几乎看不见它们相互进攻,但是它们会结群进攻外来的狗。
起源
据史料记载推测,早期蒙古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的呼伦湖和额尔古纳河东南的大兴安岭山林中繁衍生息时,现今蒙古獒的祖先,一种古老的山地犬种克尔币网。在当时的蒙古部落已经承担起狩猎大型猎物、护卫营地以及托运物资等工作了。关于这个犬种,历史上留下的只有零星记载。
展开全文
公元9世纪,蒙古部落向西迁移,走出山林进入呼伦贝尔草原, 逐步完成由于纯粹的狩猎民族向半狩猎半游牧生活的过度,并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克尔币网。蒙古獒犬也逐渐适应这种游牧生活,在广袤无边的牧场中,护卫营地和放牧羊群,驱逐觊觎羊只的野狼。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大蒙古国克尔币网。开始了长达四十余年的三次大规模西征。在三次西征过程中,蒙古獒犬随蒙古军队征战四方,从草原走向世界,并在不同地区人类喜好的选择下逐渐产生其它品种的牧羊犬,其中最代表的当以藏獒为首。
在蒙古草原,关于蒙古獒与藏獒之间的血缘关系直到今天现在还在争论不断,但普遍接受的说法:蒙古獒随着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西征,一路扩散后代,到达青藏高原后,方才产生藏獒克尔币网。
品种描述
蒙古獒犬或呼伦贝尔草地牧羊犬
起源地: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原始林区
最初用途:护卫、狩猎大型野兽、驮运物资
现在用途:护卫、狩猎、牧羊
外观:身体雄壮,长方形,结实、紧凑、匀称,腰后部略高于肩部;头颅大,前额突起;口吻短粗,上唇垂于下唇下方;爪紧抱如拳,趾间有毛;尾翻卷于背上克尔币网。
体重范围:雄犬50~60公斤克尔币网,雌犬40~50公斤
身高范围:雄犬70~75厘米,雌犬65~70厘米克尔币网。
被毛:被毛长、明亮且质地细腻克尔币网。毛生底绒,春季体毛10~15厘米,尾毛长15 ~20厘米。
寿命:14~15年克尔币网。
性格:良好的气质,凶猛忠诚、结实有力的犬种,性格沉稳、安静,可以长时间卧于营地边,警惕性强,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克尔币网。但对主人温和而冷静,可以友善与家人相处。
蒙古獒犬现状
在古代,牲畜是游牧人的安身立命之本,蒙古獒犬与牧民是相互依存,而狼群是羊群的最大危害,羊群的兴盛程度直接决定了部落的兴衰,蒙古獒犬是可以直接保护羊群的强悍存在克尔币网。
在蒙古部落逐草而居的日子里,蒙古獒犬在草地牧民的家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蒙古人非常喜爱蒙古獒犬,在草地上没有出售幼犬的习惯,牧人将幼犬看做珍贵的礼物相互赠送克尔币网。
近年来,由于传统的游牧已经逐步过渡为定居生活,蒙古牧羊犬流动性减少,退化十分严重克尔币网。前几年藏獒火热之时,受利益驱动,很多犬贩大量收购蒙古牧羊犬冒充藏獒出售,呼伦贝尔地区大量优秀的蒙古獒犬被送出草原,这对蒙古獒犬是毁灭性的打击。
据国外专家研究,发现蒙古斑克尔跟“藏獒”有一些不同,和国外牧羊犬一样,有着优秀的跟踪能力克尔币网。它们不需要学习任何命令,即使在得到训练以后,执行命令的时候还是懒洋洋的。相对食物奖励而言,它们更喜欢口头上的表扬。但是这些并不意味它们次于其他的犬种。在特殊的环境下,如有狼攻击羊群的时候,它们会勇敢的拼死一搏。
像狮子一样勇敢,像鹰一样目光敏锐!“斑克尔”蒙古獒是唯一可以起人名字的家畜克尔币网。其它的动物都会根据毛色或外形得到名字,但是狗是被作为家庭一员来对待的。蒙古人习惯散放他的“斑克尔”们,他们不会拴狗或给狗造狗窝。唯一的犬具就是一个离蒙古包有点远的木头盘子,狗都知道盘子里的食物才是准许它吃的。一般人们都用剩饭喂狗,尤其是剩下的骨头。
在春季大量屠宰牲畜或节日庆典的时候,人们都要给狗留出和人一起分享喜悦的好的食物克尔币网。人们也经常给狗煮一些肉汤。据说如果判断一个牧民家里有没有狗,看看蒙古包周围的清洁程度就可以知道了。有时候狗会偷食物。在这种情况下它都会产生一种负罪心理。甚至离家几天回来以后,它都要离主人远远的,等着听主人的责骂。好的“斑克尔”蒙古獒,才能有自己的名字并成为家庭的一员。
蒙古獒勇救被困小孩,蒙古国中戈壁盟额尔顿达赖苏木遭遇白毛风,蒙古獒拯救了失踪4岁男孩儿克尔币网。从下午4点到第二天找到男孩儿为止,小男孩竟安然无恙。原来是我们的蒙古獒把小男孩儿裹在自己的怀里,就像保护小狗一样用腿护着,避免了一场恶劣的雪灾。第二天,蒙古獒听到救援小队的车声叫唤求救。这一事件再次诠释了“蒙古獒是我们最忠诚的朋友”这一说。
据国外专家研究,“斑克尔”等牧羊犬是游牧民族的忠实伴侣克尔币网。许多古代的岩画上面就记录了蒙古高原、中亚草原等牧民用牧羊犬守护畜群和狩猎的情景。两千多年前的匈奴时代的蒙古原驻民族的墓地中经常有绘有猎人和猎犬狩猎场景的金属或陶制的器皿,或者有狗陪葬在他的主人的身边。在古代中国的史料是这样描述匈奴的狗的:“体大、凶猛,四肢发达强健,身材膛宽阔。”著名的史料和文化中一般都有关于狗是人类最忠实伙伴的记录。“他们从不在主人贫穷的时候抛弃他,而投奔有钱的新主人,”这是19世纪著名的诗人Sandag的“犬赞”中的一句话。
Ch.Jugder是研究中世纪蒙古哲学的专家克尔币网。他指出”蒙古人深深的爱着他们的“蒙古斑克尔”狗,并且极其尊重它们,而他们的“斑克尔”也从未背叛过他们的主人。这样的尊重也被写进了法律,1640年到1790年的法律中包含了禁止打杀犬只的法令(观察和强迫执行到1921年为止)。
“斑克尔”和蒙古马一样,死后都被埋葬在山上,这样人们在行走的时候就不会踩踏到它们的遗骸克尔币网。死去的狗的尾巴都截断下来放在它的头下,人们在它们的嘴里塞一片肥肉,然后在埋葬前人们都要说一些祝福它转世为人的话语。
在1921年蒙古进入“社会主义”之前蒙古犬的数量是惊人的克尔币网。著名兽医D.Tseveenjav统计过。在上世纪20年代,有200,000-300,000的“蒙古斑克尔”生活在蒙古。后来证实其实是狗的数量是50多万,那时候的蒙古确确实实成为了一个狗的王国。因为狗的数量急剧增多,所以人们采取了一些措施除掉了一些野狗,这样狗的总数才降了下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