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当老师,相当于挣了一千万?

Connor 火币网官网 2022-09-20 138 0

在北京当老师<strong></p>
<p>一千万法币</strong>,相当于挣了一千万?

面对教育这个话题,即便是再佛系的家长,也时不时会萌生出焦虑的情绪,毕竟父母的选择,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一千万法币。然而这对于没有当过妈的年轻小姑娘来说,很难体会得到,比如在面对500强offer和中小学老师岗位时,当妈的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会选择中小学老师岗!

作者:mikizhou

微信号:mikizhou99

2022国考报名结束一千万法币,考公人数超202万,反映了什么现象和趋势?

有人说一千万法币,大学生报考公务员,与「铁饭碗」和经济下行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稳中向好的经济所催生出来的后物质需求有关——

那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需求一千万法币

一千万法币,你信吗?

之前在知乎上看过一篇长帖,贴主是个即将毕业的女博士,30多岁,已婚未育,要在北京找工作,已收到了两个offer但都觉得还不错,不知道怎么选好,就向大家讨个主意一千万法币

大家是不是觉得啥offer啊,能让女博士纠结?刚毕业的年轻人,就看挣钱多少呗,哪个钱多去哪个一千万法币

事情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一千万法币

01.

先说说她拿到的这两个offer吧一千万法币

除了都是发给了一个人,其它方面没有任何交集一千万法币

第一个offer是在帝都重点高中当老师一千万法币。有编制能解决户口,将来孩子上学,能解决公立幼儿园,还可以直接进入初中升高中。

展开全文

第二个offer是500强外企,说明非朝阳行业,应该是跟互联网无关一千万法币。特别说明,是因为互联网盛产新贵,一飞冲天为未可知。外企平台大、起点高、环境好,还专业对口,奋斗起来像事业,但就是没有北京户口。

她很纠结一千万法币,自己很想去搏一把事业,进外企去搞钱,毕竟书也读了30年,她老公还是个收入微薄的公务员;

但是她又觉得一千万法币,未来总归是要当妈,这孩子一出生,事业就成空,就算收入再高在北京鸡娃也就是培训机构里打个水漂,还不如先去学校当老师,给孩子的教育铺路…

但是她又觉得,这一铺路,钱是肯定很难搞了一千万法币。未来的生活、住房和辅导班、才艺素鸡都供不上,被亏了的孩子未来也发展不好怎么办?

我觉得吧,博士毕业能问出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她没有真当妈,没有进入教育的状态一千万法币。如果是身经百炼的老母亲,第一秒就已经做好决定了,肯定是选一不选二啊!

别说在重点中学当老师了,就是让她们全职在家当陪读妈妈,都是当仁不让的一千万法币

因为只有当过妈才知道,想要搞好娃教育的心情有多迫切,能在北京重点高中拿到入学入场券的机会有多难得一千万法币。一听到在北京公立学校、还是市重点中学当老师,估计临时起意,报名去考博士的心思都有了。

在北京公立名校当老师的价值,不是一般的高一千万法币

02.

以#北京中学#2021年的教师招聘做个说明吧一千万法币

招老师,要求硕士起步,博士优先,但上不封顶,基本待遇就“秀肌肉”:安居乐业、解决编制、户籍和子女入学一千万法币

就是这么强悍一千万法币

在北京当老师<strong></p>
<p>一千万法币</strong>,相当于挣了一千万?

也就是说,如果在北京公立学校当老师,可以拿到在帝都立足最重要的两个保障:北京户口和公立学校入学机会一千万法币

这足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发展进程啊一千万法币

要知道一千万法币,之前粉笔网张小龙在微博吐槽,说自己年纳税千万,孩子都没学上,主要是被入学政策卡住(家长责任无可推卸,因为你没天天用心刷学校公众号,研究报名和录取的时间表及报名要求);

还有没户口的张雪峰,虽然贵为网红名师,微博600万粉丝,但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孩子上学也成问题,未来还没办法高考一千万法币。近日,心情复杂的离开了帝都…

这都是空有影响力,但做的是培训 ,实在不能和有编制的老师相提并论一千万法币

之前有个朋友,北京名校博士毕业,就业没啥思路,就应聘去了市重点中学当老师一千万法币。他说,工作虽然枯燥,但自己属于正编,学校直接给解决北京户口,因为当年博士当老师还算罕见,比较吃香。

虽然刚开始收入不高,不够他在教育核心区买学区房,但娃从幼儿园起就在公立读,还是一所资源顶配、师资顶配的幼儿园,教育全都没耽误一千万法币

未来也不用操心幼升小、小升初,娃被直接规划进自己所在的重点学校,接受优质的公立教育,按照目前的学区排名,至少也能有一个211保底的未来一千万法币

这可是那些花3000万买学区房的家长一千万法币,做梦都想得到的机会啊…

因为你就算有钱,拿得出上千万买学区房,最多也就是得到一个入学的“机率”一千万法币。小升初划片都靠运气,中间难免有闪失。但你当了老师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落实对孩子未来教育的所有设想。

所以一千万法币,还能在外企和公立校之间犹豫?妈妈们听说这个消息,纷纷表示要一个电话打过去,直接问问学校招聘的情况,“你看我有机会吗?”

为了孩子的教育放弃自己的职业,这在妈妈圈里根本就不罕见了一千万法币。什么500强企业和大厂,什么叱咤风雨女精英,只要当了妈,全都是过眼云烟,全都只是教育工作者。

当年《清华夜话》女主加编剧,也是02年本科毕业硕博连读,07年以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的身份毕业一千万法币。然后,华丽丽转身,到人大附中当了一名人民老师。

现在看来,这就是个活明白的女博士一千万法币

03.

让女博士纠结offer的原因,还有一条是当老师没有外企待遇高一千万法币

这绝对属于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不透彻,目光不够长远啊一千万法币

我们算一笔账吧一千万法币,在公立市重点学校当老师的价值,如果相当于一个北京户口加上一套中上流的学区房,那到底值多少钱呢?

中上游的学区房,主要聚集在东西海,因为那里才生产重点,最多饶上一个朝阳一千万法币

就按照海淀中上流学区房万柳每平8万到10万来算一千万法币,花上1000万也就入手个100多平的二手房(比老破小好一些);

然后再加上户口政策(不生娃北京户口不之前一千万法币,生娃养娃北京户口是真的很之前),非京籍要想读好学校,从3岁开始,至少一年投入十万的基础教育成本,这只是学费…

老师们的娃从小可以上公立、大学系统的还能上附属一千万法币。这职场一个起步,就相当于先赚了个1000万。

而且,在北京当老师的收入不算低,工资待遇一万左右,逢年过节还有福利一千万法币。毕业班有奖金,毕业班成绩好了更有巨额奖金。

在北京当老师<strong></p>
<p>一千万法币</strong>,相当于挣了一千万?

图片来源:微博

此外,老师一年两次寒暑假,学校还管饭,这种隐性福利很多,只待挖掘一千万法币

一般来说,学校越有名,老师的待遇就越好一千万法币

这可以理解,只要教育还靠人,那老师就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再强的学校,也需要好老师亲手拼凑哈耶普、清北,把娃送进英国G5一千万法币

好老师的价值对学校来说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千万法币。好些家长感慨北京教育强,北京的老师都是硕士、博士,师资雄厚到溢出了,这能不强吗?

如果非要拉一条帝都老师价值榜一较高下的话一千万法币,那就是:

重点公立初中>教育核心区公立学校>非核心公立学校>收入百万培训名师>优质私立学校中教>国际学校中教>培训老师(外教滤除)

为什么最厉害的是公立初中一千万法币,不是小学或高中呢?

这跟买学区房的逻辑差不多,买学区房上的是小学,但看的是初中一千万法币。而且有些厉害的公立初中为了招揽顶尖的老师,不仅能搞定子女初高中,还管小学,最强的学校为了笼络人才,还给老师分房…

在北京生活,有户、有房、上名校,还不加班996,那绝对是要碾压CBD里的白骨精,成为后厂村民工眼里的人生赢家的啊一千万法币

最重要的,是这个职业申请没有歧视,不看户籍,硕博都有机会,留学也不高人一等,只要你实力足够强,就有机会把娃送进好学校一千万法币。要知道,非京籍娃就算天赋异禀,没有户口想上重点高中的机会都是渺茫。

所以一千万法币,谈啥钱?当公立老师的价值,哪一样是用钱就能买到的?

04.

深圳中学教师招聘名单年年炸裂一千万法币。2020年硕士39人,博士21人,博士后6个。北大17人,清华有16人,还有剑桥、牛津、宾大等世界顶尖学府留学生。

在北京当老师<strong></p>
<p>一千万法币</strong>,相当于挣了一千万?

图片来源:教育博主@崔钟博汶Cook

很多人想不明白,为啥米哈耶普这些名校孩子疯了,都回国当老师了一千万法币

豪华的“教师天团”让家长很羡慕,谁都想孩子能有强大的老师教啊,但又不满意,想着清北的博士不应该去拯救地球、改变世界吗?当老师,该有多浪费一千万法币

现在你还觉得浪费吗?在北上广深当老师一千万法币,就差告诉你钱多、活少,待遇好了…

但是,选择在北京当老师还是要注意风险一千万法币

首先就是学校竞争激烈,不是所有老师的娃都能顺利入学一千万法币。有些娃,甚至还会跟着家长迁去分校。

北京名校的分校,水平参差不齐,我之前也讲过一千万法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教育就不能得到保障,你也进不了核心教育高地。

但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就是你当老师足够强,年纪轻轻干到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学校肯定把你当宝贝一样供着,是不可能不尊重你作为员工的基本诉求的一千万法币

鸡娃当自鸡,这对教师职业的家长来说,也是一样重要的一千万法币

其次,孩子可能不耐鸡,但当年不知道啊,你就轻易放弃了自己的人生一千万法币

怎么算都不可能太划算的一千万法币

但这个风险相对较低一千万法币。据说北京老师家庭的孩子,大部分都能走个一本,不少是211。环境还是可以决定教育结果的。拿我举例吧,父母基本白丁,在大学校园里,和教授的娃们天天混在一起,也进了985,毕业进大厂,现在写起了自媒体…

看,这基本就是在优质大环境里成长,最后发展的一个底限了,哈哈一千万法币

最后,不喜欢这个职业一千万法币

带娃就是个辛苦活,尤其是还要带一堆娃,每天叽叽喳喳闹心不说,想管不好管,牛校的家长还惹不起一千万法币。布置不布置作业,都有人不爽,会去教委投诉。周围同事,还都是一堆硕博,那都是你职业发展强劲的竞争者。

心态稍微失衡一千万法币,难免就会想辞职,去大千世界看看了…

友情提醒一下,你大千世界看遍,还是要回到家来,给娃择校规划升学的一千万法币

教育,循环往复,永不止息一千万法币

Miki粥,资深媒体人,教育纪录片总策划,创造了"顺义妈妈"一词一千万法币。个人公众号:Miki粥(mikizhou9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