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成涛律师代理的期货交易维权案件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

Connor 火币交易所 2024-07-16 61 0

作者:聂成涛律师 金融维权专家

关于期货交易维权案件,实践中发生的也比较多,但真正能够进入诉讼阶段的却不多,原因主要是证据不全、或者和解了等,真正进入诉讼阶段的,主要是那些和解不了的,才打官司债券回购交易案例

很幸运,笔者代理的期货交易案件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这是唯一一个关于期货维权的案件债券回购交易案例

一、基本案件与裁判结果

陶某某于2019年1月16日参加居间培训测试,并在当日出具《首创期货居间 人培训确认单》债券回购交易案例。在北京某期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某期货公司)提交的 《居间培训测试试题2018版》中,陶某某存在错误作答,但试卷上显示测试分 数为满分。同日,陶某某签署《期货居间人自律承诺书》,并与某期货公司签 订《居间合同》,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作为期货居间人的陶某某应严格履行“投资者适当性 义务”,同时对投资者应当负有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义务债券回购交易案例。陶某某未履行 “投资者适当性义务”,导致张某某在对期货投资的高风险认知不充分的情况 下进行了投资,增加了张某某经济损失发生的客观可能性,且高风险随后被现 实化。同时,陶某某因为张某某的交易而获取高额比例的居间报酬。陶某某对 于张某某期货交易损失的发生具有较大的主观过错,该过错与损失之间具有法 律上的因果关系。因此,陶某某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虽然某期货公司的 履约行为对于张某某期货交易损失的发生不具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某期货公司 对期货居间人疏于管理,导致期货居间人陶某某未履行“投资者适当性义务 ”,因此,某期货公司具有一定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张某某作为一 位有金融产品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其风险承受能力级别与其所交易的期货产品 风险等级相适配。张某某的损失发生直接源于期货交易市场的波动,并与张某 某采取的操作方式相关。张某某对期货投资的高风险不作充分分析判断,对他 人指定的期货居间人陶某某的身份未向某期货公司进行核实,后发生期货交易 损失。故虽然陶某某及某期货公司分别实施的侵权行为造成了对张某某期货交易结果的同一损害,但均不足以造成全部损害,且期货居间人应当独立承担基 于居间经纪关系所产生的民事责任。因此,二审法院结合张某某、陶某某及某 期货公司存在的过错、过错的性质及大小、过错和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因素 ,酌定陶某某赔偿张某某损失的30%,某期货公司赔偿张某某损失的10%。

二、此案的重要意义

此案在期货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案的出现,直接催促监管机构将居间人纳入了监管,并促使《期货公司居间人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并实施债券回购交易案例。在那一年,整个期货行业的营业额与利润额都降低了不少,居间人纳入监管之后,居间人违规的地方被禁止,居间人不能明目张胆的进行了,只能是用更隐蔽的方式来进行。

笔者代理此案之后,陆续又代理了投资者起诉其他期货公司的案件,在上海金融法院、北京金融法院等都代理过此类案件,案件的胜诉也是越来越难,处理期货维权案件,我对投资者的建议就是,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就不要起诉期货公司,更不要和期货公司打官司,毕竟,期货公司作为金融机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导致相关的违规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债券回购交易案例。在这种情况下,想让期货公司承担责任,想让司法机关认定期货公司存在过错,就很困难。再加上投资者的证据又不全,在证据不全的情况下,你如何认定他们违规呢?

期货类案件,不是所有的法官都处理过,很多地方的法官都没有处理过期货案件,在这种情况下,法官也不懂期货类案件,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很有可能会被期货公司的言论误导,至少期货公司是不可能承认自己有问题的,即使投资者的证据再全,期货公司也会找到合理理由或解释债券回购交易案例。因此,这类案件的处理,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才可以。

笔者代理的此案,能够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也表明了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基本态度,但问题是,有些地方的金融法院根本不会参考本案,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或判法,为什么呢?因为法官觉得入选案例库的案例判的不太对,有些问题,或者说他们在某些方面,是不认可此法官的判法的债券回购交易案例。这就是不同区域的法官,对同类案件也有不同的判法,更何况,是不是同案,在不同的法官眼里会有不同的认识。这样以来,同案不同判也是正常现象。

对此类案件,笔者代理的案件一二审全输,到了最高法院才反过来,但是最高法院的判决书,网上找不到,很遗憾,至少在全国法官的眼里,最高法院的判决,他们还是认可的,但是对于入选案例库的判决,他们会不认可,也会有不同的判决债券回购交易案例。但是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他们是不敢乱评论的。

总之一句话,如果投资者有这类案件的维权诉讼,建议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维权比较好,否则,本来应该能赢的案件,可能会输掉债券回购交易案例。实践中,已经有了这样的判例,输了之后再改判那就太难了,或者说基本没希望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