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优化通关
【深圳商报讯】(记者 董芳芳 通讯员 王丰 张志鹏 王琳)“这箱集装箱货物在码头查验环节超时,可能影响通关效率,需要关注”贸易平台。在系统预警画面的提示下,深圳海关关员点开标示集装箱的页面,运抵、报关、查验、离港等每一个环节的时间点和时长分析预警整体展示在屏幕上。海运的全流程10余个环节清晰完整,一眼就可定位到耗时的关键位置。
这就是深圳海关最新应用的“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海运标准品分析功能模块,通过整合海关、码头等多维度数据,使得整个通关流程完整展现,让关员全盘了解通关时效情况,让优化通关时间不再困难贸易平台。
支撑这项功能的“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不仅优化了通关时效,作为深圳海关推动的业务创新,还致力于打通数据的“任督”二脉,让企业、不同监管单位、码头、银行之间高效快速享跨境贸易相关数据,形成多单位协作的新型监管模式贸易平台。
目前,多家单位和企业已接入平台,在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海运标准品时效分析、寄售贸易估价、进出口退税评估等一系列线上办理业务场景得以迅速实现,海关执法更加高效,企业办事更加便利贸易平台。
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参与寄售贸易场景应用试点企业之一,该公司关务负责人李元梅介绍说:“我们将ERP系统与海关对接,进一步规范了公司业务运行,也获得了海关充分信任,能够参与寄售贸易场景应用,享受到海关顺势监管红利,从申报、通关,到验估、缴税、出证,各个环节的办理速度比去年快了很多,明显降低了通关成本贸易平台。”目前,依托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的“寄售贸易价格管理模块”,进口水果从申报到口岸提离最快用时仅需3分钟。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评论